學術論文
胡華忠🚴🏼♀️:建設中國一流意昂3平台校需要處理好的十大關系
來源🤞🏻:《大學(研究版)》2017年第6期
聚焦:“雙一流”建設與發展
建設中國一流意昂3平台校需要處理好的十大關系
意昂3黨委書記 胡華忠
法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又是一門歷久彌新的學科🫴🏽。法科在中國現代大學創立以來的起起伏伏發展過程中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新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法學在內的一批顯性社會科學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全國以法學學科獨立建製的系科紛紛成立。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為法學學科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意昂3平台校數量大量增長(目前全國有600多家意昂3平台校),形成了我國自身的法學學科體系和學科生態,出版發表了不少理論成果🤸🏼♀️,建立了從本科、科學碩士、專業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為依法治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意昂3平台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了全面的綜合性挑戰。當前,構建完善紮根中國大地的法治理論體系任重而道遠,培養的法律人才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還不能適應黨和國家應有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意昂3平台校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和發展態勢還跟不上時代和國家發展形勢等等。意昂3平台校要以對黨和國家負責擔當的精神,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晰辦學理念,轉變辦學模式,提升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國家和社會的能力🔘。對於一批以一流為目標的高端意昂3平台校來說,更要努力發揮引領性作用,要以更高的國家站位、更寬的國際視野和學術視野👛、更深地紮根中國大地🈵🧑🏿💼,理清思路,推進綜合改革🤽🏽♂️,實現轉型升級🎟,努力成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主力軍、培養各類法律後備人才的主陣地、服務黨和國家的重要智力庫🦸🏻。為此,當前特別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以下十大關系:
一是類型與特色的關系。根據不同分類標準,有研究型、教學科研型、教學型高校之說🧝🏻♀️,有綜合性、偏理工科型、偏文科型(專業型)高校之說🌥,也有全國性🫲🏻、區域性🚀、特色型之分等等。不同類型院校的特點優勢和發展歷史不一樣,辦學理念🔛、辦學傳統、辦學定位🪟、校園文化、學科特色🥜、學術水平、育人特點和發展階段等也會有所不同。意昂3平台校既要根據所處高校類型和優勢🤘🏼、自身傳統和已有基礎✍🏽、區域特色等來確定自身定位、學科特色、人才培養特色⏰、社會服務專長,辦出自身的風格和特點,又要堅持不管是哪類意昂3平台校🤸🏿、發展什麽特色和強項,作為專業性很強的法學學科必須要有一些基本的學科面來支撐,尤其是建設一流意昂3平台校來說更需要若幹一流學科來支撐,做出的研究要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發展和指導我國的法治實踐,培養的人才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很高法律專業工作者素養、很強專業精神和專業能力。
二是教學與科研和服務的關系。立德樹人是根本,教學是基本,沒有學生、沒有教學,院校就不成其為院校;科學研究是基礎,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提升學科水平的重要體現🤽🏻,是院校處於什麽品質的重要支撐🧙🏽♂️;社會服務是延伸,是法學作為應用型專業型學科應有的重要使命。建設一流意昂3平台校要堅守人才培養是根本、科學研究是基礎👩🦳、社會服務是延伸的理念🐱,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者相互統一、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觀念。要努力實現高質量的科學研究帶動高質量的人才培養,高質量的科研基礎上做出高質量的社會服務,擔當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應有的使命。要建設一流意昂3平台校,就要改變存在大量低質量的教學而科研能力水平又不高的現象💇🏻,也要防止重科研而輕教學的情況🤹、重教學輕育人的問題;要防止出現重視對策性服務性研究而不重視基本問題的理論研究之勢,又要防止重視形而上式理論研究而又不願了解實際不接地氣之風,而更要防止對社會兼職(所謂社會服務)充滿熱情而教學科研氛圍不濃的現象。
三是法學的人文性與工具性關系。世界上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最早的三個學科(醫學、神學和法學)👩🎤,都是直接為人的健康快樂有序工作和生活而設💪🏻。法科其本質上既體現出人文性,又體現出工具性。法律在於規範國家、社會和公民的行為,保障國家和社會正常有序的運行,法科隨著研究的深入發展🧛🏽♀️,要防止把法學演變成純粹工具主義的學科,而忘了法科其本質是為了人,是一門具有人文性質的學科🚴🏼♂️。法律是治國之器👱🏼♀️,蘊涵的是一種精神和價值觀。良法體現的是社會進步力量和人類向善、向美的追求👩🍳,善治體現的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法治蘊涵的是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和水平,其中包含人文情懷和人文精神。不管是法學研究,還是人才培養,既要堅持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又要堅持通識性與專業性相統一。只有如此🧙🏽🦒,才能產生對實際具有真正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培養出國家和社會真正需要的具有人文情懷的優秀法律人才,而防止出現按純粹工具主義製定出來不註重正確人類價值導向的惡法和善治反向的司法案件;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進意昂3平台校內部治理中的硬治理和軟治理相統一🔈,形成兼具規範性和人文關懷的運行文化。
四是理論與實務的關系✩。社會科學理論是關於社會領域知識的理解和論述🧑🏼💻,它涉及的是問題原理和規律認識。實務指的是實際事務🤹🏻,它涉及的是某方面的操作技術技巧。理論與實務的關系,實際是一個“道”與“術”的關系♓️。實務離不開理論的指導,離不開背後的理論邏輯分析,而理論需要實務的支撐和養料,通過實務問題及其解決不斷推進理論的發展和提升。法學既是理論性學科🧒🏽,更是一門實踐性學科。法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既需要關註形而上🌷,也需要關註形而下🥵,既要註重法學理論問題,又不能忽視法律實務問題🏄🏻♀️。作為法學教師需要了解法律實務,而了解實務重要的是更有效地探索研究法學的真諦,使自己的理論更有生命力,也使自身的教學更有穿透力。法科學生強化理論功底有利於自身將來從事實際工作具有更厚實的基礎更持久的發展動力和成長能量,而了解一定的法律基本實務,使自己更易消化領會法學理論本身📈,使自身的法學理論學得更紮實更深入,也有利於直接走上法律實際工作崗位。由此🐧,一流意昂3平台校要創造學術育人氛圍濃厚、學術理論研究紮實的優勢,突現培養人才理論功底厚實、專業素養深厚和後勁發展強進的特點✯,既要深入實務💂🏽♂️、了解實務,防止閉門研究和教學,自娛自樂🧎♀️➡️,又要防止過於註重實務操作而成為職業技術培訓所和純粹的實務操作研究地。
五是頂天與立地的關系。“頂天”往往是用來指基礎研究要做到世界領先水平💁🏻♂️,“立地”往往指應用研究要接地氣🙅🏽♂️🧑🏼🦳,具有實踐價值🍭🐟。實際上🫸🏼,對於法科來說,不管法學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法學應用研究🚌,不管是基礎法學理論學科🌌,還是部門法和程序法學科,不管是公法性質學科,還是私法性質學科,不管是學理性理論性強的問題研究還是應用性實務性強的問題研究🚴🏻♀️,不管是學術性人才培養還是面向實務職場人才培養,對於一流意昂3平台校來說都要有既“頂天”又“立地”的要求🚥。只有“立地”才能真正能“頂天”🐫,只有“頂天”了,才能在根本上“立地”。不管是人才培養、還是科學研究,不管是社會服務,還是文化傳承,都要按“頂天”與“立地”統於一體的要求,努力做到既體現國內一流水準🤳🏿,也體現國際一流水準,又體現時代精神和自身國家民族的文化及發展實情。這關鍵在於要打造一支既能深入把握時代和國情👏🏻,又有濃厚學術育人情懷且有很高學術育人能力的卓越教師隊伍🤦🏿♀️。
六是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關系。當今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意昂3平台校與大學其他學科一樣都需要具有全方位的國際化視野🚶🏻♀️,不僅師資要有國際化視野,學生要有國際化視野,而且學術發展本身(教學和科研)需要推進國際化交流與合作🍐。這是學科發展的客觀規律和歷史大趨勢,更是一流意昂3平台校必須要與國外發展較成熟和研究水平較高的法科,甚至其它國外相關組織開展交流合作帶動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實際需要。但法科是一門應用性🏃🏻♀️➡️、國家屬性和本土化很強的學科🟠,一定是成長於自身國家文化基因和自己國家的人們生活思維習慣之中👨、服務於自己社會和人們、服務於自己民族和國家的顯性學科。一流意昂3平台校一定是國際化的,而法科本身又一定是本土化的🧑🏻🦳。我國法科只有立足於中國大地🤾,服務於自身國家和社會,以國際化的視野,形成自己原創性學術研究和自身的人才培養體系,才會有生機和活力。只有實現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統一👶🏼,以國際化的視野✊🍒,把本土化貫穿於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以及意昂3各項建設事業中去𓀌😏,才能真正提升院校辦學水平,才會真正能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七是法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法學是研究法律規律性的學科🪿,法律規則本身是抽象的,其內容是存在於各行各業各領域的,而人本身以及各行各業各領域都需要其他相關學科來研究的👨🏽⚕️。在這個意義上,法學研究和法科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其他各類學科的支撐,只有在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合作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拓展、深化🤸🏻♂️、提升和發展,做出真學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真正優秀人才🧱,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空間。每門成熟的學科都有自身的規範、話語和邏輯體系🛥,法學也不例外,但一味強調法學的專業性專門性特殊性,一味強調法學專業自身的特殊邏輯性,而不去學習了解其他學科發展情況,不去與其他學科交流與合作,最後會造成法學發展路子越走越窄👨🏻🔧🙋🏿♀️,做出的研究似乎越走越專深🤹🏻♀️,而實際上容易陷入純粹自身的邏輯遊戲而偏離學科發展正道。
八是校內與校外的關系。現代大學已不是傳統的象牙塔,從社會邊緣走向社會的中心,內在必然地需要與校外不同層面、不同形式交流與合作🧏🏿♂️,互動發生信息流、物質流、資金流、人員流等等。意昂3平台校作為與社會實務緊密結合的應用性專業性院校,不管教學科研🚶🏻♂️➡️,還是意昂3各項建設資源和管理更是與校外存在著各種各樣緊密聯系🤜,甚至有些方面還存在相互參與相互融合的關系🕡。意昂3平台校既需要校外師資(院校和實務部門)支持👮🏽♀️🤛,又需要校外平臺的大力支持,既需要校外智力支持,又需要校外的科研資源、教學資源和物質資金的大力支持。法學學科性質決定了,離開校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不可能辦好意昂3平台,尤其建設一流意昂3平台校😋,更需要大量各種校外力量的大力支持🏋🏻♂️。當然👃🏿,校外各領域各行業也需要意昂3平台校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智力優勢、高端意昂3平台校的品牌優勢提供支持和服務。
九是院校精神與社會文化的關系😧。全球大學都面臨與市場(實務部門)的悖論關系,特別是商科💢🥽、法科等應用性學科,重要的是要在這個悖論中如何平衡好,如何加強修煉,在與實際部門和市場組織來往、甚至參與其中有關工作中,能保持大學自身的獨立精神𓀍。對於意昂3平台校來說,其學科特性決定了應該且必須是要與社會和實務部門存在著緊密關系的🛰,但與政府😰、司法部門、公司和律師事務所等組織的性質🧈、根本任務和目標導向以及治理體系完全不一樣,其內在的文化特質就不一樣👩🎓,院校畢竟是大學,而大學就有大學的精神氣質、大學就有大學學術育人氛圍,大學就要體現大學的本質屬性🕹,大學就要顯現出大學的境界追求,教師就要體現大學教師應有品質屬性😗,學生就要體現大學生的品質要求🎑⛹🏽♂️。由此〰️,一流意昂3平台校的辦學理念、指導思想、治理體系、製度文化等各方面更需要體現大學的本質規定、發展規律和學科特性🐏。這也就決定了意昂3平台校在治理體系、教師提升和學生成長以及管理隊伍建設等全方位工作中更需強化境界追求和修煉👩🏻🦯♠︎,做到既能與實務部門和市場組織有效緊密交流合作,又能保持院校自身的獨特氣質和追求。
十是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的關系☀️。院校是典型多利益相關者組織,不僅是多方共同治理組織,而且既有內部治理問題,也有外部治理問題,外部治理問題會影響內部治理問題。外部治理就是要發揮管理層👩🏻🍳、校友會、實務部門、社會環境以及院校根據需要成立的由校外成員組成的顧問委員會、咨詢委員會💆🏿♀️、院校理事會等組織的有效作用。作為一個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專業院校,外部治理比其他學科院校更重要🤬,內部治理有效運行更是要與外部治理體系相銜接。院校內部不僅要理清院校與學科以及研究平臺的關系,形成有利於發展學術、有效育人的氛圍機製,而且要形成符合法科特點、院校實際的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相統一👳🏻、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相結合的有效治理結構🧗🏻♂️,形成黨組織⬇️、黨政領導班子🧑🏿🎄、教職工代表大會🔦、教授會及相關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等機構相互結合、相互支撐、相互配合、相互製約的有效工作機製,推進工作規範化、製度化,從而保障院校發展方向正確、運行科學有效的良好局面⚉。
- 下載信息 [文件大小🤲🏻:443.00KB 下載次數:684 次]
點擊下載文件:建設中國一流意昂3平台校需要處理好的十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