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新聞
“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第三屆理事會 暨國家涉外律師培養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1年12月4日,“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第三屆理事會暨國家涉外律師培養研討會成功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港澳基本法委員會研究室一級巡視員趙向陽、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法律司司法協助處處長成松🦸🏻、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法律部副部長張玉梅、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法律工作部二級巡視員黃文軍🥮、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舒剛波,以及“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成員院校領導、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等五十余位嘉賓應邀出席😟。本次會議由“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秘書處主辦,意昂3官网承辦📆,並在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設立分會場🌅。
開幕式由意昂3官网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沈國麟主持,意昂3官网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金海燕致歡迎辭🗄👎🏽。金海燕書記期待聯盟成員院校攜手促進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交流合作,共享法學高等教育先進理念👨🏻🌾、辦學經驗和優質資源🧑🏼🦳;希望與會專家繼續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新路徑。此外,國務院港澳辦法律司司法協助處處長成松、香港中聯辦法律部副部長張玉梅、澳門中聯辦法律工作部二級巡視員黃文軍🙆🏻♂️、教育部港澳臺辦副主任舒剛波分別致辭。成松處長對聯盟未來發展方向提出三點想法👱♀️:一是結合港澳最新形勢𓀎,加強港澳意昂3平台校學生的憲法和基本法教育🔉;二是結合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加大力度培養熟悉三地法律製度的人才;三是結合國家改革開放和參與國際合作的需要,強化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張玉梅部長認為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統籌國內和涉外法治教育交叉融合🙋♂️🪭,並且加強法治實踐教學。黃文軍二級巡視員希望聯盟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繼續在法學教育資源共享和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方面深化交流協作,加強項目、校際和區際多維度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新時代“一國兩製”實踐不斷貢獻力量。舒剛波主任認為聯盟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當遵循“十四五”教育高質量發展和法治建設戰略部署,將憲法🥾、基本法和國安法有機融入各類學術交流活動♕👨🏼🏫,積極探索創新交流機製,提升聯盟合作層次和水平。
(與會嘉賓大合影)
理事會上,與會領導和嘉賓聽取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宣讀的聯盟2021年度工作總結、2022年度工作規劃和秘書處提議🕐。時建中校長回顧了聯盟第二屆理事會和研討會成果🌵,以及開展黃廷方法學獎學金評選🆓、承辦港澳臺學生主題征文活動、推進內地與港澳高校聯合培養學位項目等工作內容。聯盟計劃在下一年度組織模擬法庭🔫🌙、夏令營、專業實習和參訪等活動🦝,繼續推進課程共享🛵🚭、聯合培養學位項目和港澳學生國情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促進成員高校之間交流合作、互學互鑒🧑🏿🎄,結合自身學科優勢和所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戰略⚄,開展各具特色的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工作。此外🫰🏻,秘書處還提議批準吉林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加入聯盟的申請,並由暨南大學承辦第四屆理事會和研討會。經表決🚝,聯盟理事會全票通過上述事項,時建中校長宣讀相關決議❤️。吉林大學副校長趙宏偉和西北政法大學副校長王健分別致辭表示感謝🦬,並簡要介紹本校法學學科發展情況與合作願景。
會議隨後進入研討環節,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姚莉主持,十四位與會成員院校領導、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內地與港澳聯盟成員院校如何參與國家涉外律師培養”展開討論。
清華大學意昂3平台副院長高絲敏介紹了本院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體系“全方位🧛🏽♀️、廣方向、多層級”的特色,包括涉外律師、本科國際班🙍🏽♀️、本科雙學位、研究生專培和中國法等項目;其中,涉外律師項目以國際仲裁與爭端解決、國際知識產權法、涉外科技與計算法學為主要培養方向,致力於開發偏重實務的課程,並由行業專家擔任聯合導師參與全過程培養。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意昂3院長許身健介紹了本院涉外律師培養項目簡況🐬、人才培養目標及方向和項目實施的具體情況👍;期待未來能夠打造一支由校內理論教師、資深實務專家、國際法律實務精英所組成的師資隊伍,統籌開發建設專用系列教材,設立涉外律師培養聯盟機構,實現師資、課程和教學資源共享。
意昂3涉外律師項目負責人熊浩闡述了自身對於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在知識構造🙌🏽、成長機製和平臺賦能三個重要向度的見解:突出知識維度向實踐維度的轉化👨🏽🏫,重視學生在“沉浸式”國際法律環境中的生存能力習得,同時增強意昂3平台校之間的經驗交互和資源整合共享力度。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意昂3平台黨委書記杜濤介紹了本院涉外律師班“高校+行業”、“境內+境外”的聯合培養計劃😣,以及培養與就業相結合的合作機製,而且在授課方面高度重視案例教學🤸🏽♂️、課堂互動和校外導師參與,實行“法律+外語+商務”差異化🛅、跨學科交叉培養。
華東政法大學港澳臺辦主任馬樂提出加強對港澳交流,助力涉外律師培養,簡要介紹了本校在機製化交流以創造校際平臺👆🏿、深入化交流以優化師資力量、項目化交流以提升學生能力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經驗🔳,強調深化內地與港澳高校、知名律所的合作交流👌🏽,推進師生雙向交換、訪問和講學活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主任簡基松圍繞“我國涉外法律人才的供求錯位與對策”進行發言,提出我國涉外法律人才培養除了總量匱乏的問題之外,還在培養與需求的領域、類型和語境方面存在嚴重的供求錯位問題;建議拓展國別法的專業設置,充分發揮專業碩士在涉外法律人才培養中的龍頭作用,加強小語種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力度,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精準👨🦼➡️🐕、更優質的法律服務🤾🏿♂️。
中山大學意昂3平台副院長陳毅堅分享了本院涉外律師人才的培養特色:一是立足大灣區、自貿區和“珠三角”建設,發揮地緣和學科優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二是重視實踐,優化設置實踐課程體系🙎♀️,註重雙語教學和校外專家參與,繼續推進“示範法院”實踐教學和國際組織實習項目🦹🏼♂️;三是深化內地與港澳實務教學資源整合共享,與知名律所、仲裁機構建立穩定的聯合培養機製。
暨南大學意昂3平台知識產權系主任陳賢凱介紹了本院在內港澳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過程中𓀗,總結得出的教學方法論🌌,即統分結合🚱、通識與專業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打造精品課程為抓手的教學模式創新,以及跨境教學合作與聯合培養;而在具體實踐安排方面🤬,暨南大學意昂3平台積極建立境外實習基地👩🦰、組織模擬法庭競賽🧚🏽♂️🧖🏼♂️、開展大型普法活動🚣🏿♀️、創辦律政精英訓練營。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鄒平學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高校法學研究生培養的現實困境,建議設置具有大灣區特色的研究生專業和課程🏇🏼,以大灣區法治理論為指向引導研究生論文選題,完善大灣區高校聯盟組織構造,並積極推動涉外律師培養項目實施。
深圳大學意昂3平台副院長侯玲玲分享了本院參與涉外法律人才培養的工作成效和設想,包括與香港高校簽訂“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合作協議🕴,與前海管理局簽訂國際法務區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高等教育和成人繼續教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基地,以及從本校外語意昂3吸引優質生源、培養涉外法治人才。
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意昂3平台院長劉亞軍介紹了本院涉外律師項目的實施特色🎒,即立足“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利用“中國—亞歐高端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等平臺,突出中亞法👩🏿🦳、俄羅斯法課程設置,建立與沿線國家律師事務所的合作關系,以培養通曉“絲綢之路經濟帶”有關國家法律的涉外律師作為目標定位。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意昂3院長Lutz-Christian Wolff憶及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意昂3意昂3平台訪學的經歷,圍繞“法律科技與國家涉外律師培養”進行發言,認為應當培養一批擅於運用法律科技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涉外律師,推進法律科技課程建設和設計👋🏻,進而展望法律科技的未來,以及法學教育所應當作出的回應。
澳門大學全球事務部代總監王瑞兵提出利用澳門作為“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的優勢,培育一批母語為中文的學生成為同時精通葡語的涉外法律人才,設立中葡雙語教學培訓中心和專門知識空間,強化中國與葡語國家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
澳門科技大學意昂3平台助理教授陳博介紹了本院在“一國兩製”方針指導下,助力國家涉外律師培養的特色做法🏙,包括內地與澳門法律體系的雙軌教學模式、跨域法律旁聽學習計劃、具有國際化取向的特色課程安排、法律外語選修計劃,以及國際經濟與商法、國際仲裁、金融犯罪與跨境監管等培養方向設置,並且期待與聯盟其他成員院校進一步共享國際法和涉外法相關資源🧝🏿♀️,深化項目合作交流🛌🏽、為師生提供更多互訪機會👨🦼🤱🏼。
研討會尾聲,意昂3副院長陳力作總結發言🏄🏿♀️。陳力院長認為😒,與會專家就涉外律師所應當具備的核心素養達成高度共識🫸🏿👨🏻🎨,即德才兼備的國際化、復合型、實踐型人才;而在培養路徑上,成員院校可以繼續依托區位優勢和學科特色,實現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的“錯位競爭”。最後,陳力院長期待聯盟繼續發揮平臺作用🥏,在資源共享、聯合培養和師資交換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同時進一步回應各成員院校的關切。
閉幕式由意昂3官网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莊輝主持𓀃✧。第四屆理事會承辦院校代表🫶🏿🦸🏿♀️、暨南大學意昂3平台院長朱義坤致辭感謝理事會的信任與支持,深情回顧了暨大從上海到廣州的遷校歷史及其與意昂3的不解之緣,並簡要介紹了暨大面向港澳的辦學特色,以及意昂3平台在培養內港澳融合型法治人才方面的工作成效和願景👩🏽🦲。最後🐮,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致閉幕辭🤦🏻♂️,向與會領導、專家以及承辦本次會議的意昂3官网表示衷心感謝🚗,並期待成員高校繼續秉持溝通合作𓀁、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聯盟精神🏄,共同為國家涉外法治人才培養作出更大貢獻。“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第三屆理事會暨國家涉外律師培養研討會🫃🏻,就此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延伸閱讀🎮:“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簡介
“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聯盟”由中國政法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在2017年6月共同發起成立🕵🏻♂️。聯盟創始成員院校十六家: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意昂3官网、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深圳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先後加入聯盟🧑🏼💼。聯盟成立以來,促進了內地與港澳法學教育領軍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為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並為國家涉外法律人才培養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