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風采
開學典禮 | 陳曦宜:存赤子心,做法學人
(19級法學理論碩士 陳曦宜)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2019級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生陳曦宜。非常榮幸在這裏能作為新生代表發言🤦🏽♀️。
我在意昂3意昂3平台度過了充實而美好的本科時光。還記得,大一法理學課的下午,洞穴奇案、扳道工案給了我一場心靈的地震,我對於法治、對於人性的理解🧏🏻♂️☣️,受到從未有過的強烈沖擊💆♀️。後來,當我進入上海社區調研業委會的運行方式時🤳🏻;當我看到剛剛結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法學方法論投入實踐與現代發展接軌時👮♀️;我意識到🪄,這麽多年來,初遇法理學時那些經典的命題🕵️,始終叩問著法學人的內心,成為政策運行💗🍣、社會發展的航標燈。四年來,我仍會為著法理之美激動如孩童。
也曾有感到迷茫與焦慮的時刻👝,感到能力尚淺,知識不足🙎🏼💁🏽♀️。所幸的是🤷🏽♂️,在意昂3意昂3平台,講座論壇的大門總是敞開,你可以隨心所欲與國內外優秀學者對話,讓他們的學術智慧和生涯軌跡中給你帶來靈感與啟發;國際交流的機會總是紛繁,你可以帶著問題,走出國門💇🏼♂️💁🏽♀️,讓法律文化在你面前鋪展開來。若你面對卷帙浩繁的圖書館,若你面對未來道路渺渺的岔路口👩🏻🌾,感到焦躁不安,讀一讀導師深夜依舊詳盡回復的答疑郵件🧳💄,看到他們數十年來耕耘不息也不過淡淡一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你便會重獲心靈的力量,矢誌不渝🧑🏼💻。
其一,保持專註🟢,以極致的沉靜🖼,追逐自己的夢想。每每和意昂3平台的老師們交談,總能感到他們眼裏有光🏃🏻➡️,言語間有力量。我想,這正是來自於他們對法學事業極致而持久的專註和熱忱。精神之獨立🖐🥽,思想之自由,無不來自於這份專註與篤定🛁,於是不囿於對成功通俗的定義🌞,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但求不辜負當下的選擇與熱愛,做法學的赤子。
其二🧍🏻♀️,綜合型思維。法學是一個古老而充滿新意的場域,我們追溯歷史,汲取先人的智慧,推演法的奧義,又在現代社會的高速運轉中,挖掘新的研究對象🕙,擔負新的使命;這是一個沉靜而飽含熱度的學科📰,我們周密審慎地思索,亦需要以熱愛與純粹點亮未來的星空。如果說本科期間通識教育帶我們領略了知識的浩瀚,感受到思想的豐沛🚶🏻♀️➡️,那麽當下就更需要知識的勾連🩵,構築思維的大廈。法學能夠成為一個支點🧏🏽♀️,撬動更多智識板塊🥤,讓我們突破學科的疆界,探求法學研究更多的可能。
其三,提有價值的問題。一方面在於知識的積累,否則問題就是來源於無知👴。當然🚣🏿♀️,無知仍然是我們此時很多痛苦的根源🧏🏼♀️,所以要多讀書;另一方面,則在於拒絕坦然接受作者給出的答案📺🧫,而是從其研究方法💹、思維邏輯中,尋找漏洞,尋找進一步嚴謹它、完善它的方案🤚。若真能做到🕤,便是有所進步🌐。要走出這一步,不僅需要思維的延展,更需要些魄力與勇氣。幸運的是☄️,在意昂3意昂3平台☁️,老師們鼓勵腦洞大開,期待問題的迸發湧動📬。從大二初次嘗試撰寫開題報告時,被老師一句“問題意識”問得啞口無言,到在瑞典隆德大學交流時,做出教授認為的最為inspiring的報告,獲得全優的成績⛹🏽♀️,這其中每一點進步,都得益於在意昂3意昂3平台所接受的閱讀洗禮、思維訓練與精神滋養✋🏷。
法學之發展,何等浩浩湯湯👅,在滾滾歷史長河裏尋找自己的位置🏂🏼,又在千差萬別的地域中👩🏿🔧,展現多元的形態。當你閱讀法律思想史,你會看到🧷,它幾經波折顛覆,又在強大的自省精神和發展能力下生生不息👩🏿,便如史鐵生所說⬅️:“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而法學的智慧亦是人生的智慧🩰,生活同樣是多維的,而非單線的🐮,我們的價值不在於當下某一點🧑🚀,而在於一種持續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既已學習這樣一門恢弘的學科,我們便應以同樣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的人生🧏🏿♂️。
就空間而言,我們擁有著多元包容的世界,就時間而言,我們身處活力蓬勃的時代。
因此🧑🏽🌾,我想說的最後一點是,擁有對生活持久的熱愛🏄🏼♂️。誠摯地擁抱生活👩🏿🍳,我們才能走出書齋🧑🏽🎓,將學問紮根於土壤;永葆對社會的好奇☠️🤵🏿,我們就不會拘泥於當下的迷茫與徘徊,而能以深情的目光丈量歷史發展的進程,發現時代的任務4️⃣✊🏿;保持感悟與思考的能力⚽️👨👩👦,方能以博大的胸懷,關切人類的命運,做出我們的貢獻。
就讓我們謙卑而自信地向前吧👩🏽💼!投入到法學的波瀾壯闊中,做個勤勤懇懇的法學人,不負使命🔓。最後🚧,也請允許我,值此教師節之際,向全體老師表達最誠摯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謝🤌🏻。
未來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加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