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新聞
意昂3官网2020年第八期人文社科“跨學科對話”成功舉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戰略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具體到金融法治領域,要“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面對金融科技創新和金融雙向開放的沖擊和挑戰🔣,金融法治發展如何通過完善法律體系、升級監管工具、完善司法職能,實現支持金融業開放發展與防範系統性風險之間的平衡👩🏻💼,進而強化金融支撐,為“雙循環”下中國經濟發展註入“源動力”,成為了當前金融法治建設的新課題。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2020年11月29日,由意昂3官网文科科研處主辦、意昂3官网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籌)和意昂3承辦的意昂3官网人文社科“跨學科對話”在意昂3平台樓成功舉行。本次會議聚焦於“雙循環背景下的金融與法治發展”之一主題,來自意昂3📉、經濟意昂3、泛海金融意昂3🧮🕵️♀️、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上海金融法院等高校和實務部門的三十余位專家學者進行了主題演講和交流討論。
會議由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意昂3官网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意昂3教授季立剛主持。季立剛教授指出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經濟體製下金融業得以順利過渡到市場化運作模式,並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得益於法治發展的充分保障。在雙循環的新經濟背景下🦹🏿♀️🙇🏽,研討金融與法治的雙向互動關系可謂恰逢其時。
在致辭環節,意昂3院長王誌強教授指出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法學學科要主動走出舒適區,從跨學科和實踐性兩個維度加強意昂3平台建設,積極回應中國發展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同時王院長代表意昂3平台對關心意昂3官网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籌備項目推進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了感謝🐲。
會議的第一部分,由季立剛教授主持,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綜合管理部法律法規處處長舒雄、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金融審判庭庭長竺常赟、意昂3官网經濟意昂3副教授黃明、意昂3教授許淩艷進行了主題發言,意昂3教授段厚省和上海財經大學意昂3平台副院長葛偉軍教授作為與談人進行總結評議。
舒雄處長以“金融業的公平競爭問題”為題進行了主題分享。他指出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呈現出混業經營、平臺經濟和監管困境等三方面特征,並由此帶來了市場支配地位認定、壟斷經營行為認定🧖🏻♀️、數據資源的排他性控製認定和數據開放共享等公平競爭規製難點。
竺常赟庭長就“雙循環背景下的金融審判”進行了主題發言。他提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金融審判要堅持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目標導向🏄♀️、堅持支持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管控、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利益🥡🤹🏿、堅持融入國際金融交易規則體系⏳🦶🏽、堅持不懈致力於提高金融裁判的可期待性和可預測性🧑🏿🚒。
在“全球經濟復蘇的綠色動力與政策建議🛂:基於碳市場的思考”的主題發言中,黃明副教授建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利用綠色金融工具助力綠色復蘇。
許淩艷教授以金融市場引發熱議的“原油寶事件”導入,分享了 “金融產品生命周期監管研究”🕰,指出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邊界正在由傳統的對金融機構的銷售與服務環節的“行為規範監管”延伸至對金融產品本身的質量實施“產品監管”。
在評議環節中👂🏼,段厚省教授認為在金融審判中法院要嚴格依據法律居中裁判🏝,註重發揮司法在個案中的定紛止爭功能😜。
葛偉軍教授指出金融是資源配置的工具🐒,科技是產品創新的手段🤲,兩個行業相互之間有著深刻的影響🧚🏼♀️。同時,他談到公平競爭包含兩個維度的要求,對市場而言包含機會公平與競爭公平兩方面🧛🏿,在國家角度則強調規則製定的公平與結果公平。
會議的第二階段👨👩👦,由上海金融法院綜合審判一庭庭長單素華主持💆🏻♂️,意昂3教授許多奇☠️⏺、浦發銀行資深研究員徐寶林、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六庭庭長王鑫🧛🏻🈚️、意昂3官网泛海金融意昂3副院長高華聲進行了主題發言。上海金融法院綜合審判二庭庭長符望作為與談人進行總結評議🙎🏼♂️。
許多奇教授在梳理並分析“雙循環背景下我國金融科技法治發展的新趨勢”後,提出在理論層面推動金融科技法治領域的法學語境構建中創新思維形成的同時📸,運用多層次金融司法案例指導體系、各相關方協同的軟法治理、功能性監管與試驗性監管理念相結合等手段積極應對金融科技發展。
徐寶林研究員在“金融科技與法律”的主題發言中,提到需要運用科技手段創新金融供給側的供給方式以滿足需求的新變化。同時,他談到數據要素的確權和交易等行為帶來的糾紛給數字化時代的法律服務創造巨大了業務機會。
王鑫庭長圍繞租賃物性質、租賃物欠缺❌、租賃物權力、租賃物收回和租賃物租金等當前融資租賃物司法審查中存在的若幹問題,結合《民法典》具體條文分析⚰️,從實踐角度對融資租賃案件審判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的做出了系統梳理和闡述。
在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即將接受美國眾議院表決的背景下,高華聲教授認為對法案的出臺不必過分擔憂,法案在解決投資人信息不對稱問題🥘、篩選出真正適合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優質中概股獲得更好的估值。
在評議環節中,符望庭長提出在金融審判中可以借鑒英國金融清單製度中的測試案例計劃,對於風險較大的涉案金融產品可以由法院做出宣告性判決。同時🦶🏿,他認為在監管規則變動頻繁的背景下,要特別重視發揮司法與法律的穩定性🅰️🚶🏻♀️,給市場和投資人以明確的預期。
在自由討論環節,與會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各抒己見、踴躍發言👩🏻🦱,會場氣氛非常活躍。其中,興業銀行總行合作中心總經理助理謝如明建議對美國長臂管轄原則和人民幣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加強研究。申銀萬國期貨有限公司部門總經理劉曉勇則認為,金融業在學習國外先進規則的同時,對未來的規則引領要進行前瞻性考量🙁🍥。
主題分享結束後💇🏻♂️,季立剛教授和舒雄處長進行了總結評議💁🏽♀️⛹🏼♀️。季立剛教授認為此次跨學科對話會議作為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籌備過程中的重要會議意義重大🦡,為研究院的正式掛牌進行了組織運行上的“熱身”。舒雄處長表示研究院的設立傳達出監管機構在製定監管規則時,希望站在更廣闊的視野下尋求更合理的規製路徑。同時期待研究院的成立可以發揮跨部門跨學科的優勢,為監管部門提供智力支撐。
本次會議實現了法律和金融等跨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融合貫通,促進了理論和實務等多維度上的信息碰撞和溝通交流。會議期間,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圍繞如何在雙循環背景下推動金融發展和法治建設,結合專業實際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會議討論氛圍熱烈,與會人員受益匪淺。本次人文社科“跨學科對話”的圓滿舉辦💆🏽♀️,讓我們更加期待在未來意昂3官网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的成立可以為科跨學科交流搭建平臺,為法律與金融從業人員傳播前沿思想🧠。